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 这“15字诀”你也许需要!
作者: 保健室 | 发布时间: 2020/12/11 9:08:17 | 2724次浏览
进入冬季后,我国已进入手足口病流行期,儿科医生提醒,手足口病可防可治,如提高警惕,完全可以避免该病带来的严重后果。
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流涎,不愿意吃饭,口腔长出疱疹或者溃疡,以为是上火了。其实这不是上火引起的,而可能是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,家长需要提高警惕。作为儿童常见的由多种肠道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——手足口病,主要症状多以发热,手掌、足底、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,口腔粘膜伴发疱疹或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。
普通型病例往往仅出现皮疹表现,而重型病例的手足口病则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,如惊厥、嗜睡、意识改变、呕吐、肌阵挛、肢体无力、肢体抖动等。还有少部分危重症患儿起病甚急,早期出现心率、呼吸等的变化,若治疗不及时,可因肺水肿、肺出血、脑干脑炎等危及生命。
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复杂且极易传播,病毒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长,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、疱疹液、鼻咽分泌物、唾液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、水杯等物品都可以造成传染。
手足口病由十余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,目前只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(EV71)的单价疫苗,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(如疱疹性咽峡炎),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(非EV71)引起的手足口病。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源,该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,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,家长可自愿为孩子接种。
牢记十五字口诀预防手足口病
医生建议,家长应当培养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,注意居家和个人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,应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、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,便于及时就诊、治疗。
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拥挤、空气流通差的场所,避免与患儿接触,做好对孩子日常用品的清洁和消毒。“喝开水,吃熟食,勤洗手,勤通风,晾被褥。”预防手足口病的十五字口诀应牢记。
对于已经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孩子,家长也无须过于惊慌。手足口病普通型病程多为7-10天,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,只要没有重症的表现,可以遵医嘱在家进行对症治疗,如多喝水、饮食清淡,可以帮助孩子自愈。但是要高度关注重症的早期表现,做到及时就医,及时治疗。但是,若孩子出现体温大于38.5℃,且持续两到三天以上,出现至少一次呕吐,睡眠时惊醒、四肢抖动、呼吸、心跳加快、出冷汗、手脚发凉、精神萎靡等,这些情况可能就是重症的表现。特别是出疹并不典型的患儿出现以上症状,家长更要引起重视,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。儿科医生还特别提醒,孩子病好后应继续居家隔离10天左右,采取和患病期间一样的护理措施,妥善处理孩子粪便,勤洗手消毒,以防疾病传染。
(文章来源自网络)
版权所有:常州市金坛区实验幼儿园翠园分园 地址:常州市金坛区东环一路411号 电话:0519-82323357